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文化 > 交大故事 > 正文

罗忠忱


我校教授中的第一个中国人,是1912年来校任教的罗忠忱。

罗忠忱(1880—1972),字建侯,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1905年,官费留美,入康奈尔大学土木系,后又入该校的研究院攻读一年,得土木工程师学位。1912年来我校任教,是我校第一位中国教授。他厌恶当时官场的腐败,不愿同流合污,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他终生在我校任教,曾两度任我校校长,还曾担任过教务长及土木系主任。1952年因年迈改任研究教授,1955年退休。1972年1月8日病逝于河北唐山,终年92岁。

罗忠忱40年的教学生涯中讲授的主要是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罗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对教学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备受我校师生尊重,被尊称为“五老”之首。

罗教授讲授工程力学,注意理论和应用密切结合,他讲课极重视理论分析,为了阐释基本原理,他常广征博引,不受教科书局限,在进行了理论分析后,便列举大量典型例题来说明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罗教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他认为计算能力是工程师的基本功之一,工程师计算出差错,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认为必须在学校就严格要求学生把计算正确作为工程师的素养。

罗教授讲课内容充实,不讲空话,条理清晰,分析严密,深入浅出,加之他英语极其流利,讲课时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使学生如沐春风。他讲授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讲到问题的关键或难点时,总要问一个“why(为什么)”,然后停下来,目光注视学生,学生受到启发自然会积极思考,在教授诱导、学生思考、师生交流的氛围下,他才开始解释“Because……(因为)”,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的思考与教授的解释加以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罗教授严以律己,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建立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基础上,罗教授备课极其认真,他从来不用过去的讲稿讲课,每次讲课前,都认真准备,写出讲稿。讲课时,板书非常工整,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图,推导方程,计算例题,一步一步,井然有序,使学生一目了然;在黑板上画圆,几乎可以与用圆规画的圆比美,这不仅是画图技巧,更是他对教学工作严肃认真的表现。

罗教授严谨治学,严于律己,严肃对待教学工作,倾毕生年华、才智,以其学识、师德、人品哺育学生,为祖国培养了几代高水平的人才,其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誉满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如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被誉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的结构专家林同炎,著名力学家林同骅、张维、刘恢先,著名水利工程专家严恺、谭靖夷,“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陈能宽、姚桐斌等等,均曾受教于罗教授,真可谓桃李盈门。他们身受罗教授的教诲,都有极深的感受。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唐山交大1932届)说:“曾在学十九年,承恩中外师长不啻百人,然于教诲恳切,授法精湛,任职认真,视学校如家庭,视学生如子女,60年如一日,盖未有出吾师之右者。”茅以升曾说过:“如果说对我有重大影响的好老师,不是别人,正是罗忠忱教授。”1980年,西南交通大学为罗忠忱教授补开追悼会,茅以升送了挽联:

从学为严师,相知如契友,犹记隔海传书,力促归舟虚左待;

无意求闻达,有功在树人,此日高山仰止,长怀遗范悼思深。

这些话,是对罗教授一生十分中肯的评价,表达了受业于罗教授的广大学子的心声和对一代宗师的无限景仰与缅怀。

罗忠忱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他的侄儿罗孝洛有一门主课考了59分。罗教授大公无私,将他留级。全国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选院士时,规定三个月以前,就由各大学、院等单位提名,罗忠忱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但由于他“述而不作”,虽然弟子遍天下,育人事迹感人肺腑,但没有被选上院士。他的女儿问他为什么不著书立说,他说:“我把所有东西都给学生了。”他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耗尽了一生心血。退休后,他把自己所有的书都赠与校图书馆。他的女儿曾这样评价他的父亲:“我父亲为人正直,与其说严格要求自己,不如说习惯成自然。”“他常说做人最要紧,不要因小失大,如惜物、惜钱、而不惜人。”罗忠忱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他的精神成为我校的优良传统。为了纪念罗忠忱教授,我校在成都犀浦校区建立他的塑像,供后人瞻仰。


上一条:伍镜湖 下一条:历史沿革图

关闭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