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1920年大事记
1893年9月20日,时任北洋官铁路局总工程师的英国人金达(C. W. Kinder)就开办铁路学堂一事,上书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开设铁路学堂,培养中国自己的铁路工程师。清政府以经费困难,决定缓办。
1896年5月4日,北洋铁路总局总工程师金达再次上书北洋大臣王文韶,恳请在山海关设立铁路学堂一事,获王文韶批准,并责成铁路督办胡芸楣(又名胡燏棻)会同北洋铁路总局总办吴调卿筹办。
1896年10月29日(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上折片《奏为拟设立铁路学堂所需经费在火车脚价等项下酌加应用事》于光绪皇帝,请求于山海关设立铁路学堂,培养铁路人才,实为我校之“出生证”。
1896年11月2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北洋铁路总局在上海《新联报》和《申报》上刊登铁路学堂招生广告。
1897年11月22日,学堂于山海关(又称榆关)选定校址,定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学堂”,英文名: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
1900年4月,我校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准予毕业者17人。他们是:徐秉钧(又名徐襄平)、徐文澜(又名徐士远)、李鸿年、赵杰(又名赵俊卿)、张瀛舫(又名张俊波)、耿瑞芝(又名耿友兰)、刘德元、苏以昭、胡兆荣、周琳、张孝基、邵文彪、俞妙元、马联升、邱良才、王国勋、张洛农(又名张鸿诰)。
1900年9月30日,山海关炮台由联军中的英军占领,学堂校舍亦同时遭到践踏。学堂被迫暂停开学。
1905年5月7日(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四),鉴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人才匮乏,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袁世凯、胡燏棻命令关内外铁路局,立即着手筹备恢复山海关铁路官学堂。10月15日,路局总办周长龄和吴家修在唐山火车站以西正式择定校址,面积为192.58亩。
1906年3月27日清政府铁路督办批准开平矿务局恳请学堂增办矿科的请求,并确定学堂名称改为唐山路矿学堂。
1906年8月3日,学堂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处登报招生,共录取121人,计铁路工程科81人,矿科40人。招生工作由路局候选主簿方伯梁(别名方柱臣)和学堂总教习葛尔飞主持。
1907年2月下旬,学堂正式开学,学生分甲、乙两班上课。这是唐山建校后第一次开学上课。
1908年1月20日,邮传部颁发学堂校印,学堂由路局所属划归邮传部所属,学堂经费改由邮传部发给。
1910年6月5日至1910年11月29日,唐山路矿学堂学生参与晚清第一次世博会——南洋劝业会。学生倪钟澄的参展品“静力图算”、周雄万的“静力图算”和“涵洞图”、徐世一的“拱桥”均获颁金牌奖。
1910年8月,学堂增设铁路机器科,附设于铁路工程科。
1911年7月,本校1911届毕业生28人毕业,这是唐山建校后第一届毕业生。
1912年1月19日,中华民国成立后,邮传部改称交通部,本学堂由交通部直辖,后更名为唐山铁路学校。
1912年8月,罗忠忱教授应聘来本校任教,他是唐山建校后本校第一位中国教授。
1913年9月,奉令更改校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但并未立即实行。1914年8月,交通部颁发关防,学校正式改易名称。
1916年3月15日至4月14日,教育部举办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绩展览会,我校选送1915届毕业生王节尧和1916届毕业生茅以升作业参展,获评全国第一,教育总长特嘉奖“竢实扬华”匾额一方。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5月6日,北京学生联合会向全国发出通电,本校学生起而响应,是日,召开了全校学生大会,成立了本校第一届学生会,推举李中襄、何允武分别担任会长、副会长。不久,学生会中的李中襄、何允武还组织了“人社”,发行《科学的唐山》。5月24日,全体学生决定罢课,发表宣言,声援爱国运动。此乃本校学生运动之发轫也。
1919年6月,1919届毕业生毕业。从本届开始,我校开始对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1919年,增设机械科,从现年三年级开始分科。
上一条:1920—1937年大事记 下一条:唐山扬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