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文化 > 交大故事 > 正文

1937—1949年大事记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初夏

▲  孙鸿哲院长积劳成疾,进北京协和医院治疗。这时,他提出辞职。

▲  唐院1932届顾兆勋考取中英庚款赴英留学。

6月

▲  1937届毕业生在唐山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共40人。计土木系35人、矿冶系5人。

▲  1939级主编《唐大学生》壁报,宣传抵抗日本侵略,反对投降退让。仅出刊第一期,第二期未及出版,抗战开始,稿件由学生郭振干保存,后丢失。

6月中

伍镜湖教授率领土木系1938级同学去塘沽进行水文测量实习。接着又去北平西山进行铁路测量实习。在西山实习未完,遭逢“七七”事变。但伍镜湖教授仍带领同学坚持完成了实习任务。

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开始全面侵略中国,时值暑假,留校师生不多。17日唐山校舍便为日军占领。学校事先毫无准备。事变后,国民政府亦无力顾及,师生流落星散,学校形同解散。几十年惨淡经营积累起来的珍贵仪器、设备、图书**和文卷档案全部弃留日寇。

7月中、下旬

▲  抗战爆发后,学生中一些先进分子或是深入敌后直接参加抗日游击队,或是奔向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或去“陕北公学”学习(如武可久、袁乃康、张钺、王家聪、虞龙等)。

▲  教育部呈行政院核定:全国各大学均归教育部管理。交通部所属交通大学各校,自8月1日起,改由教育部领导。由于抗战爆发未能立即实行。

8月

战火逐渐扩及上海,黎照寰校长请南昌市长龚学遂代觅房屋,以便唐、沪、平三校分别或一并迁往。

8月23日

黎照寰校长致函在九江的黄寿恒教授请其径往南昌察勘有无房舍可供迁校使用。黄教授随即前往。

9月2日

▲  黄寿恒教授报告黎校长谓:南昌市内外如作安排,可容唐、沪、平各院师生。建议选定南昌作为临时校址。黎与沪校商议后,认为南昌安全堪虞,决定暂不进行。旋因战事紧逼,沪校迁入租界上课。唐院在沪的顾宜孙、李斐英、许元启诸教授与黎校长商议解决唐校问题,未能获得确实办法。

▲  唐院四十余名同学去沪校借读(如戴根法、尤经远等)。

10月初

许元启教授、校友许照在上海多方奔走,商讨唐复课事宜,经与李斐英教授、顾宜孙教授、学生代表戴根法、校友吴鸿照、郭守先、孙立已多人集会,议决组织唐山交大上海、南昌两办事处,筹备在江西开学。上海办事处由许照、顾宜孙、戴根法负责;南昌办事处由李中襄、黄寿恒、许元启负责。许元启遂即溯江西上。

10月23日

孙鸿哲院长在北平协和医院逝世。

10月杪

许元启教授抵九江与黄寿恒教授商议后,转赴南昌与校友李中襄商议,决定立即按照原议在南昌设立办事处,以便星散之学生进行登记。黄寿恒教授在此之前已驰书浙赣、湘黔、湘桂各铁路校友,通知在赣复课之议,并商借仪器等设备。

在此同时,在长沙西南临时联合大学借读的王唐生、李先芬、王秉文往见校友裴益祥、薛兆枢等,经磋商认为,当此战乱之际,唐院必须自筹复课不宜彷徨荒废,并认为在湘潭复课优越条件殊多,因湘潭乃湘黔铁路局所在地,若师资一时不易齐集,铁路局有诸多校友可为之义务代课。

11月3日

唐院校友李中襄及黄寿恒、许元启二教授会湘黔铁路局局长侯家源校友于南昌,共同研讨了以下事项:

(1)孙鸿哲院长10月23日在平病故后,唐院院长人选的问题;

(2)唐院教授如何向湘、赣集中的问题;

(3)在湘、赣复课未取得教育部与交通部同意以前学校的经费问题;

(4)权衡在南昌或湘潭复课的利弊问题。

11月中旬

▲  在黄、许二教授等的努力下,复校工作略见端倪之后,他们又与部分校友商议拥戴德高望重的老校友茅以升博士为民选院长,号召大家迅速向南昌集中。

▲  在复校工作还未取得交通部和教育部承认的情况下,为了不使当年招生工作中断,见诸报端的招生广告是以民选院长茅以升博士的名义发布的,标题为“茅以升招生启事”。

▲  克服战乱所造成的许多困难,当年招收新生77名。

在上述“启事”的影响下,不少上海交大的同学也陆续前来唐院要求寄读。

11月下旬

战事进一步吃紧。上海失守,南昌震动。杜镇远等校友致函南昌黄教授主张立即在湘潭自动复课,以免贻误学生课业。经侯家源校友与裴益祥、苏兆枢、庆承道等校友商议,并经许元启教授奔走,决定十二月十五日在湘潭复课。旋以“唐山交大南昌办事处”名义在武汉、南昌等地以中央通讯社专电通过中央电台对复课消息加以广播。消息传开,很大一部分师生迅速集中到了湘潭。在上海交大借读的同学,闻风也毅然绕海路来到湘潭,这批同学是湘潭复校时的主力。

12月1日

黄、许二教授率领在南昌集中起来的学生乘船于是日到达湘潭。

12月14日

朱泰信教授于11月初在唐山接到黄、许关于复校的电报后,商诸罗忠忱、伍镜湖二教授随即登程,沿途与星散之教授、校友联络,是日到达湘潭。

12月15日

在湘黔铁路局局长侯家源、副局长裴益祥、总工程师庆承道等校友以及铁路局的财力、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援下,择定湘潭钱家巷福音堂和完工未投入使用的车站票房为临时课堂,窑湾一幢空房为学生宿舍,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是日在钱家巷临时校址由裴益祥副局长自任临时院长主持了开学典礼。

12月16日

除矿冶系高年级因师资未到齐无人授课外,各年级均正式上课。唐院师生一路逃难、流浪、奔波后,终于安定下来,弦歌再续了。由于师资设备的限制,土木系高年级增加必修科目暂不分门。

12月下旬

▲  范治纶副教授自汉口来湘潭。

▲  自开学上课后,湘黔铁路局校友王君理、裴益祥、薛兆枢、黄寿益、汪菊潜、庆承道、王世桢、邓淦祥、吴鸿图、李温平和铁路局的工程师李钟美、吴汝康、余育德、唐民、徐功懋等十五人先后为唐院学生义务讲课。

▲  铁道部、教育部对唐院在湘潭复课一直不表同意并坚持不发经费。黄、许、朱等教授在湘潭、衡阳等地积极募集复校基金,获得校友杜镇远等的踊跃赞助从而使学校得以维持。这次共募得12000元。

▲  开学后,唐院院内教学事务概由许元启教授计划经理,井井有条。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1月初

朱泰信教授接受在湘潭教授的推举,前往汉口向教育部、交通部请求遴聘院长,拨予经费。校友茅以升、倪钟澄等向部方恺切陈说,始获得谅解。

2月初

奉黎照寰校长电,聘罗忠忱教授为唐院院长,师生为之欢欣。然罗教授仍留唐山一时不能前来,黎校长特电敦请茅以升校友代理。

2月11日

茅代理院长来到湘潭就职,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茅代院长到院后着重处理了以下事项:

(1)安排邀聘教员;

(2)因矿冶系师资一时难以配齐,动员矿冶系学生尽可能地转入土木系。

茅代院长旋即前往长沙、汉口等地:

(1)请部调拨经费;

(2)与湖南大学商订两校矿冶系的合作事宜,以便矿冶系高年级学生在该校借读。

3月

▲  茅代院长在汉口、长沙等地接洽公务后回院。

▲  奉交通部*令: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暂行并入唐院,设铁道管理系,并续招新生。

4月10日

日寇飞机轰炸长沙岳麓山湖南大学,在该校矿冶系借读的唐院同学谢恭寿(后转入土木系)受重伤。在住院期间茅代院长曾去医院看望。

5月23日

由于学生人数激增,教师亦逐渐到齐,湘潭临时校舍不敷应用,学校决定由湘潭迁往湘乡杨家滩。在杨家滩租用了四座大屋(存养堂、存厚堂、佩兰堂、师善堂)(系清曾国藩旧部云贵总督刘岳昭的宅第)作为临时校舍。除旧有学生外,新生77人亦同时前来。矿冶系高年级学生仍在长沙湖南大学寄读。这时全校学生人数已达200余人。

5月下旬

▲  经选举新的学生会产生。戴根法任学生会主席。

▲  在“民先队”的领导下,学生中组织了读书社、歌咏队、话剧团等群众组织。利用假日数度到兰田县等山区去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5月末

▲  罗忠忱教授、伍镜湖教授、注册组主任贝馥茹经长途跋涉历尽艰难险阻逃出沦陷区,由唐山到达杨家滩。

▲  罗教授耽于任教,院长一职坚辞不就。黎校长遂改聘茅以升代理院长为唐院院长。

▲  黎校长呈教育部称:由于他远在上海沦陷区租界内,公文往来殊多不便,请教育部令唐院直接向部行文。教育部旋照准。

▲  茅院长到任后,积极罗致矿冶系教授,准备在湖南大学借读的矿冶系学生回院上课。

7月

▲  中共地下党支部在湘潭时即已建立。到杨家滩以后,校内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是朱翰谱,组织委员是李先芬。

▲  武可久、池际咸从新四军返校,时值1938届准备毕业考试。当他们与罗忠忱教授和朱泰信教授联系后,罗、朱认为他们因参加抗日活动准予自修参加毕业考试。考试结果,除伍镜湖教授的号志学只有36分外,其余各课均及格。根据学校规定,成绩不到40分者不予补考。武、池二人只好留校重修**

8月

1938届毕业生在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上完最后一课,一部分由交通部和经济部分配,奔赴祖国内地工作,一部分就近去湖南省国防工程处参加了抗日国防工程的建设。

▲  当年唐院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统一招生,共录取新生130名。计土木工程系50名,矿冶工程系50名,铁道管理系30名。

▲  在茅院长的倡导与主持下,唐院陆续收集并购置了一些书籍,成立了图书馆,许元启任图书馆主任。暑期,请1940级的郭可詹、许炳丽整理分类。竣工之后,为了感谢他们,茅院长赠他们每人一本《美国土木工程师手册》。

11月12日

武汉沦陷,日寇南下骚扰湘北长沙,国民党军队惊慌失措,在弃城逃走之前,是日,纵火焚烧了长沙城。老百姓惨死者达10余万人,是乃中外为之震惊的“长沙大火”。唐院离长沙近在咫尺,这时,已无法继续上课。未几,学校当局便决定内迁。在内迁过程中,中共地下党支部和民先队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自治会主席戴根法和体育主任徐家增积极组织,也作出很大贡献。

11月17日

是日,离开杨家滩。当时,有人主张经安南转滇越铁路去昆明;有人主张去贵州省。究竟向何处去?开始仅决定先往西行。


11月27日

唐院师生从杨家滩出发徒步走了四天到达洪桥(今祁东站),然后乘火车,是日,到达桂林。在校友们事先热情地安排下,师生们大部分住在县前街广梅铁路测量队,其余部分住象鼻山云峰寺。

12月2日

是日一早,日寇飞机轰炸桂林。少得可怜的一些图书、仪器、档案及80余名同学的书籍、行李、衣物等损失殆尽。第二天师生急忙离开桂林市区,到离市区约30华里处的两江师范学校(校长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暂时躲避。

12月9日

在两江休整了五天。是日起,全体师生分批从两江出发,含辛茹苦,继续西行,经永福、黄冕、鹿寨、雒容,晓行夜宿,向柳州进发。途中常常宿在破庙里,困苦凄惨难以言状。虽然如此,师生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并得到沿途在湘桂线上施工的校友们的很大帮助,从而克服了各种困难。地下党支部、民先队沿途还经常领导同学活跃情绪,行进中注意安排同学们的文娱活动,不时可以听见昂扬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歌》等歌声。

前进,前进,向前进!

我们勇敢、活泼、坚定。

大家一条心,

为了抗战的胜利,

……

为了民族的天明,

……

12月15日

经过一个星期的长途跋涉,是日唐院师生到达柳州,暂住城南龙城中学。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1月

经桂林轰炸之后,同学们的衣物被褥大部分损失。到达柳州,时值寒冬,困苦万状。伍镜湖教授提出预支他个人的薪金为学生们添置衣物,竟遭会计张宗汉拒绝。一时群情激愤,此时幸茅院长从桂林赶到。院长决定给无棉被者每人发10元,各做一件棉大衣御寒,并以驱张终局。

稍为安定后,便开始休整。接着“向何处去?”又成为一个尖锐问题。校当局提出迁滇、迁黔两个方案交学生会组织大家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党支部通过民先队员把迁黔的主张带到群众中,经过反复酝酿,最后召集各班级代表会,通过表决,大多数同意迁黔方案。

休整期间,同学们继续在当地群众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休整一月余,又继续登程向贵州进发。时已进入隆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其艰苦可以想见。

2月2日

从柳州出发后,经三都、大塘、欧峒至宜山。在宜山,住在浙江大学的临时校舍里。稍事休息后,校友竺可桢(时任浙大学校长)及湘桂黔铁路局派汽车送唐院师生至河池。从河池步行经车河、南丹、芒场到达黔桂边界的六寨。在六寨短时休息后,贵州省公路局派汽车送师生至马场坪*。旋又步行,最后于2月2日到达贵州平越(今称福泉县)。

2月20日

平越是一个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山明水秀的小山城。到达平越后,师生们的思想问题又出现了:高年级同学主张立即复课尽快毕业,低年级同学认为来日方长不如西行至贵阳或昆明。茅院长及时召开大会,阐明为迁校地址各方奔走的过程,提出“意见尽可不同,行动必须一致”的呼吁,终于说服大家听从指挥,在此复课。

3月中、下旬

在唐院到达平越之前,由于茅院长的奔走,贵州省政府命令平越县对唐院内迁平越立即做安排。平越县政府立即将平越县立中学(位于文庙内)腾出充作唐院教室及办公室,将县立小学(旧考场屋)腾出充作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分别命名为天佑斋、鸿哲斋和木兰斋)。唐院到达平越后又租借了一些民房,略事修葺,充作教授宿舍。在福泉山上修建了一所简易的图书馆,开辟了大小两个操场。

在此同时,茅院长及罗忠忱、伍镜湖、黄寿恒、顾宜孙、李斐英、朱泰信、林炳贤、许元启、范治纶、邵福旿、王钧豪、贝馥茹、曹丽顺、胡立猷、许炳汉、许靖、杨源荫、罗河、李汶、王芳荃、倪可权、杨耀乾等教授和讲师、助教们也陆续到达。不久,又延聘了何杰、谌湛溪、陈茂康等教授。于是,膏油续晷,弦歌再续。

4月

在平越上课之后,同学们一面学习,一面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在校内校外先后办起了《呼声》《山城》《越光》等墙报;还组成了歌咏队、街头宣传队,利用墟日进行抗日宣传;还健全与扩大了话剧团,先后演出《血溅九一八》《凤凰城》《前夜》《这一代》《塞上风云》等话剧。此外还举办漫画学会、民众夜校、时事座谈会。一时闭塞的小山城抗战气氛十分活跃。

地下党在城内开办的“八一三”书店出售各种进步书刊和《新华日报》。通过这些途径,同学们随时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大大促进了抗日救亡活动的开展。

5月

早在1938年8月,国民党政府就明令解散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然而唐院的民先队还一直坚持工作。但是,进入1939年,国民党的反共活动逐渐加强。在全国民先总队解散之后,迫于形势,唐院民先队于是月在平越城西集会,经过讨论,高唱民先队队歌,宣布解散。

5月15日

是日为校庆,白天开运动会,晚上同学们演了一个话剧,唱了几支歌以示庆祝。

5月末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的校牌,开始悬挂于学校大门口(位于平越文庙)。

6月21日

是日旧历端阳节(五月初五),是伍镜湖教授五十五岁寿辰。在平越这偏僻的山区,土木系同学为对恩师表示崇敬之意,特开会祝贺。应届毕业班的戴根法、朱定一想向恩师送副对联。直到祝寿会上只拟出一个上联:五月五日端午节伍教授五十五大庆。下联虽未对上,但却表现出患难与共、情深似海的师生情谊。

7月7日

在学生会的领导下,组织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在平越的万寿宫和街头,举行“七七”纪念活动。漫画学会的作品琳琅满街。大家一面歌咏演说,一面进行募捐。

学校里成立了“训导处”,教育部从重庆派郭衡来校任训导主任,并派胡翔、汪荣任军事教官,开设军训课。

10月

是年唐院仍参加全国统一招生(非沦陷区),共录取新生184人。是年招生办法规定:除公开招生外,各中学可以推荐成绩优秀学生入学。

11月

▲  1939级毕业生74人(土木系45人,矿冶系4人,管理系25人),在偏僻的山城平越毕业。他们中的大部分奔赴西南各地工作,还有几个共产党员和群众响应地下党的号召到甘肃公路部门工作,以便有机会去延安。

▲  在重庆的中共南方局负责青年工作的余莫文(即蒋南翔),通过中共贵州省工委通知唐院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徐大德,派人去重庆汇报唐山交大学生运动情况。徐让民先队员武可久、池际咸二人趁他们到重庆毕业实习报到之便前往汇报。余莫文认为,唐山交大还有这样好的革命形势是西南地区高等院校少有的。

应茅院长的邀请,浙江大学谢玉铭教授来院讲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2月22日

旧历正月十四(2月21日)。民先队的同志们组织了一次访问野鸡坡苗寨山村的活动。为了不违反苗族的风俗禁忌,还请了翻译。访问中,为苗胞演出了三幕短话剧、抗战歌曲,还进行了抗日救亡的宣传。正月十五(2月22日)夜,观看了斗牛、跳月等苗胞的青春活动。

▲  在国民党制造摩擦掀起反共高潮的形势下,教育部长陈立夫来院视察,召集全体师生训话,说唯物论不正确,唯心论不全面,极力宣扬他的唯生论。并大谈“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公开表示欢迎交大师生加入国民党,宣称他愿作介绍人。视察期间,陈看了平越校内壁报《山城》之后称:有一篇文章攻击他。陈走后,学校训导处郭衡通知《山城》壁报停刊。经《山城》社员据理力争无效,最后于发表措词强硬的休刊词后停刊。

▲  陈走后不久,中国国民党唐山工程学院区党部筹备处成立。训导主任郭衡任筹备处主任。

▲  斐陶斐励学会唐山分会,由于抗战爆发停顿活动已达三年。是年会员集会,决议恢复活动。1939级吴天佑,1941级谢祚孔、华志、何东升四人被选为新会员。

▲  土壤力学斯时尚属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内一般理工科大学尚未独立开设。是年春,茅以升院长首先在唐院开设土壤力学讲座。每逢星期日进行。同时还开设了Nomography(图算法)的专题讲座。

5月15日

是日是唐院成立四十周年(唐山建校三十五周年)纪念日。抗战开始以后,唐院多次播迁,今年甫告安定。因此,茅院长决定扩大庆祝。湘桂、湘黔、滇缅等铁路局的许多校友、名流前来祝贺,上午举行庆祝会、学术报告会和宴会,下午举办了运动会,一时寂静、沉默的山城似乎恢复了生气,晚上公演话剧《前夜》。

学生会没有给当地县长吴勋发请帖。开幕后,吴勋带领家属、卫兵步入会场,径上前排。大家喊他快坐下,他回身示威扰乱会场,从而引起公愤。同学们制止不听骂了他,哄了他,这使他狼狈不堪,卫兵便向天鸣枪,一时秩序大乱,随即全城戒严。茅院长一面护送校友来宾离场,一面命令停演。同学们便列队唱歌冲破戒严回到宿舍。

当夜,县长命令公安局以查户口为由,逮捕了唐院居住校外民房的全部学生。

翌日,县政府以学生图谋造反为名,策划了罢市,不给学校挑水,不卖菜给学校。同时,又在街上张贴《严查异党》的密令。同学们冒着危险把密令拍照下来,斗争趋于白热化。

茅院长连夜去访问县长,但县长几次不予接见。后又几经交涉疏通,最后把逮捕的学生保释出来,并恢复了学校的生活供应。至此,一场风波就此收场。此谓1940年的“院庆事件”。

1940届毕业生79人毕业。茅院长亲自与毕业生个别谈话,并赠言勖勉。

暑期

是年唐院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在非沦陷区),三系共招收新生112人。同时,继续采用推荐办法招生。

暑假后

陈立夫来校后,院内进步活动一步一步地受到压抑和限制。民先队员高士钧受到训导主任郭衡的训示,郭认为高言行不轨,思想左倾,勒令他停学一年。

由进步同学组成的学生会改组。

宣传抗战的歌咏队、话剧团也随之改组,原有的国剧社(即京剧社)这时显得十分活跃。

同学会、同乡会兴起,基督教青年会也出现了。《呼声》《山城》停刊后,由改组后的学生会主办的《交大唐院半月刊》开始出版。

至此,抗日救亡的活跃空气消失了,代之以万马齐喑的沉默气氛。

8月

应茅以升院长的邀请,大夏大学夏元慓教授来院作学术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新物理学与文明之毁灭”。

为协助地方发展教育事业,唐院呈准教育部开办中山中学班(高中),经费由唐院垫支,呈报教育部核发。班主任由唐院李斐英教授兼任,副主任邵正祥。唐院讲师罗河、李汶、王谦、贾秉德等先后为中山中学班上课。

9月

在陈立夫的直接授意下,学校里成立了三青团筹备委员会。训导主任郭衡自任筹委会主任。同时,三青团大肆发展,筹委会成立会上,有70余人宣誓入团。三青团贵州支团书记前来参加并监誓。

9月17日

在平越东门某民房内的唐院中共地下党支部遭到县政府的搜查。管理系学生徐大德、李宝汉及来平越唐院视察工作的中共贵州省委书记邓止戈被捕。徐、李被关在平越县政府刑警处,邓被关在县保安队。10月2日下午,邓止戈乘看守士兵打瞌睡逃出监狱,向重庆中共南方局汇报后去延安。

在刘志诚(中共地下党员)等同志的多方奔走下,徐大德、李宝汉由徐的表兄石毓嵩托人于12月保释。石当时是贵州省绥靖公署军法处上校军官。

11月

经茅以升院长奔波,黔桂铁路局给学校调来校警多人。校警列队进入平越县城之日,荷枪实弹,枪上上着刺刀。当夜便开始沿福泉山、棂星门至教授宿舍、学生宿舍值勤戒严,口令严明。事实上这是给县政府和公安局一个反戒严,师生人心大快。

11月16日

是日是罗忠忱教授六十寿辰*。全院放假一天,以示庆祝。

12月末

唐院呈请教育部恢复机电系,未获允准。

1941年(民国三十年)

2月14日

土木系1942级同学为发扬以往“自由研究之精神”发起组织“力行土木工程学会”。是日,召开筹备会(唐院在唐山时原有土木工程学会,抗战开始后因学校一再搬迁而中止活动。力行土木工程学会的成立在于恢复原土木工程学会)。

2月24日

力行土木工程学会召开成立大会,会员44人均出席大会。会上选出会长邢芙初,并通过表决设立总务组和学术组。

2月25日

力行土木工程学会聘请教授茅以升、罗忠忱、伍镜湖、顾宜孙、李斐英、黄寿恒、陈茂康、林炳贤、朱泰信、许元启,副教授范治纶,讲师罗河、李汶、杨耀乾为名誉会员。

5月31日

力行土木工程学会请同济大学胡树揖教授来校作学术演讲,题为“十年间之上海市政工程”。

是年春,唐院球类比赛风起云涌。“大四足球队”所向披靡,誉满山城。

4月6日

力行土木工程学会请黔桂铁路李钟美**工程师来校作学术演讲,题为“经验谈话”。

4月22日

是日下午,范治纶副教授作学术演讲,题目是“网状水管解法”。

4月

院长茅以升教授作学术演讲,题为“岩床探测术——地球物理学之应用”。

5月15日

范治纶副教授续讲“网状水管解法”。

5月29日

土木系1941届毕业班同学宴请本系全体教授。桃秾李郁,满座春风。会上茅院长在黑板上默写p=3.1415926535……至小数点后的300位。黄寿恒教授跟随其后,也默写至295位。一时传为佳话。茅院长还在会上宣布:他介绍1941届全体学生加入“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为学生会员。

7月底

1941年招生工作完成,土木、矿冶、管理三系共录取新生175名。

8月

▲  教育部突然命令,今年毕业班实行毕业统考。在统考前,有些在政治上较为进步的同学受到训导处个别警告,要他们“自首自新”,否则,即使毕业了也过不了马场坪等。于是,有些同学在统考之前就出走了。

▲  力行土木工程学会会刊《土木》创刊号出版。土纸油印。刊头由茅以升院长题写,前面刊登了朱泰信教授写的发刊词。

▲  茅以升院长为辞职事入渝,校务暂由罗忠忱教授代行。后又改由顾宜孙教授署理。

▲  奉教育部令,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与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合并后,迁校平越。为顾全两院历史,改称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北平铁道管理联合学院。命令到校后,群情为之哗然。土木工程系学生特致电教育部提出抗议。

▲  校务委员会成立。朱泰信教授任主任委员。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1月

在同学们的抗议之下,教育部遂更改前令,令文如下: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北平铁道管理联合学院改组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有土木、矿冶两系)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有铁道管理一系)。

2月初

前不久成立的校务委员会里,土木系教授居多数。委员会的有些决定常对管理系和矿冶系考虑不够,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便显露出来,矿冶、管理两系学生反应尤为强烈。一天,矿冶、管理两系部分学生去找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泰信教授论理。朱对学生此举十分生气,说:“你们要打人吗?”同时挥舞了一下手杖。一些学生便蜂拥而上,打伤了他。接着,朱泰信教授去重庆养伤。土木系学生因而罢课。罢课持续两月余。

2月15日

是日,旧历正月初一,茅以升院长不休息,却给学生作有关土壤力学的学术报告,题目是“Stresses on Retaining Wall”,学生自动前往聆听者数十人。

4月

茅以升院长辞职。教育部聘胡博渊继任。

9月25日

学校举办之中山中学班,根据教育部指令,拟由贵州省接办改称省立平越高级中学。经贵州省教育厅与学校反复磋商决定:仍称贵州省立平越高级中学,由学校与贵州省教育厅合办。罗广证、贾秉德、罗河、李汶、王谦等继续为该校授课。学校李斐英教授兼任该校校长。罗忠忱、黄寿恒教授任该校顾问委员。因此,人称平越高中为“交大唐院附中”。

在此同时,体育主任徐家增还协助地方发展体育事业,筹设“东亚体专平越分校”。后因上海东亚体专不同意,仅办一年。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1月

土木系助教谢祚孔,由教育部派赴英国留学,从昆明乘机登程。

2月21日

在校长胡博渊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直属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区党部成立。胡被选为书记。当时师生中有国民党员32人。

3月15日

三青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直属分团部成立。王化启等10余人为干事。

8月1日

胡博渊校长辞职。教育部聘请罗忠忱教授继任。罗教授是在校友茅以升、侯家源、杜镇远、李中襄、赵祖康等的敦请之下出任的。他请罗河教授任校长秘书、伍镜湖教授任教务主任、黄寿恒教授任总务主任、王化启任训导主任、顾宜孙教授任土木系系主任、王钧豪教授任矿冶系系主任、杜湘任管理系系主任。

暑假

罗忠忱教授在唐院连续任教达31年,教育部特赠2万元以示褒奖。

暑期开学后

军训教官检查宿舍到鸿哲斋,遭到肖培初同学的抵制。军训教官要求罗忠忱校长开除肖的学籍,罗予以拒绝。

11月12日

罗忠忱教授出任校长后,国内外校友来电祝贺者不计其数。为此,是日举行庆祝仪式,并公演国剧、话剧。各膳团亦同时改善伙食以示庆祝。

招考美军翻译官的通知到达学校后,30余名*同学出于抗日爱国热忱,为帮助滇缅同盟军而踊跃报名,大部分都被录取。这些学生有:黄棠、肖功领、谭靖爽、曹吴淳、谢承祚、李汉英、曹祖恩、吴蕴礼、孙震球等。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8月

1944届毕业生129人毕业。土木系大部分毕业生去滇缅公路保山至密支那段各工程处(包括油管工程处)工作。

9月

曾于1915至1928年在唐院任教的美国人伊顿(Eaton)教授奉美国国务院之派,协助我国发展工业教育。伊顿到渝后,学校校友曾举行茶会欢迎。上月,他以美国机械学会副会长身份参加了中国工程师学会十二届年会。会后,趁归途之便来平越访问旧友罗忠忱教授等。到平越后,学校为他举行欢迎会,他给同学们讲了话。同行的有麦克美纶博士。

11月初

湘桂失陷,日寇攻占贵州独山,黔东一片混乱,平越告急。学校向何处去?去遵义?去昆明?去兰州?去重庆?一时难以决断。学校最后决定:就地解散,到重庆集中,复课日期见报纸。教授们公推顾宜孙教授、王钧豪教授先行入川,与校友联系觅定校址。经过几年艰苦奋斗,由一无所有积累起来的图书仪器,因仓促迁移而大部分损失。12月4日,全体师生离开惨淡经营了六年的平越校舍。幸有茅以升、赵祖康等校友在重庆组织的校友会沿途联系并予以协助,致使师生们虽长途跋涉,但吃住问题尚可得到解决。师生大部分于年末到达重庆。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1月3月

罗忠忱校长安抵重庆,由茅以升校友招待他住在重庆市两路口中国桥梁公司里。茅以升校友对罗老师热情招待。当晚,邀集唐、平两院校友商讨复校地点。因交通部在璧山县丁家坳原有一交通技术人员训练所,有房屋可供使用,当经议决暂迁璧山丁家坳复课。接着由顾宜孙教授负责组成璧山办事处,着手修缮房屋、购置家具。

2月15日

在登报要求师生齐集丁家坳之后,师生大部分赶到。是日,学校正式复课。

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李约瑟博士来校参观并作演讲,还赠送给学校一些书刊。

5月15日

是日为唐院建校四十九周年(唐山建校四十周年)。校友返校祝贺者有龚继成、李中襄、李温平等多人。白天,举行英语演讲会,晚上,演出话剧《日出》。

6月

在一切安排就绪之后,罗忠忱教授提出辞去校长职务。教育部旋即聘请顾宜孙教授出任校长。顾宜孙校长聘请杨耀乾教授担任校长秘书。

8月6日

教育部指令学校,于暑假后迁甘肃,改称国立交通大学甘肃分校。

8月15日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全校师生员工欢喜若狂,当晚在丁家坳举行了提灯游行,庆祝抗战胜利。漫长的流离岁月即将结束,迁往甘肃之议乃作罢论。

暑期

是年招收新生113人。从是年起增设二年制矿冶专修科。

抗战胜利,禹甸重光。教育部同意唐平两院迁回唐山、北平[①]。经校务会议一致通过决定筹组复员委员会,由顾宜孙校长任主任委员,进行复员准备工作。在顾宜孙校长的努力下,向教育部争得复员费1亿3000万元。

11月

唐院校友考取官费留学者有:许协庆(美国)、高渠清(英国)、郭可詹(美国)、林秉南(美国)、胡春农(英国)、刘广沁(英国)、张蒙德(美国)。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2月26日

蒋介石政府利用所谓“张莘夫事件”,掀起一股全国性的反苏浪潮。是日,由学生自治会组织,学生步行去重庆参加反苏大游行。对不愿参加者威胁说:“要取消贷金(即公费),并以旷课论。”训导主任耿承亲自带领队伍,领呼口号。

3月8日

奉教育部渝高字第13841号训令:行政院核准,同意唐院迁回唐山。是为唐院正式奉令复员之第一声。未几,唐院组成迁校委员会。耿承总务主任任总干事,郭宏德副之。

3月12日

教务主任伍镜湖教授和铁道管理系刘炽晶教授赴唐山和北平办理唐院校园的接收工作,准备复员。

3月17日

伍镜湖教授抵达唐山进行接收事宜。住在学校的日军俘虏开始遣送。

4月9日

奉教育部渝高字第20045号训令,唐、平两院恢复旧名,迁回原址。

5月1日

唐院唐山土木工程学会在短时中断活动之后,再次恢复活动,在离开丁家坳之际,出版了《唐山土木》(副刊)第九期。黄寿恒教授在《本院土木工程系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抒发了他发展唐院为理工学院之设想。

6月初

▲  奉教育部令,唐院独立,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顾宜孙校长改任院长。更名后,唐院设立土木工程系(分铁道工程、构造工程、水利工程、卫生工程和建筑工程五组)、建筑工程系、采矿工程系、冶金工程系和矿冶专修科(分采矿组和冶金组)。平院亦于是时更名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徐佩琨被任命为院长,未几,迁回北平。

▲  1946届毕业生在四川璧山丁家坳毕业,共115人。计土木系48人,矿冶系33人,管理系34人。

6月14日

是日,唐、平两院复员大队分别组成。唐院复员大队由林炳贤教授任总领队,郭宏德副之。20日唐院数百人的复员队伍从丁家坳出发,向唐山进发。

8月23日

由林炳贤教授率领的唐院复员大队从丁家坳出发,经四川绵阳北上,沿川陕公路越秦岭、过宝鸡,顺陇海路到徐州,南下抵上海。在上海稍事休息,乘轮船北上在秦皇岛登岸。经过65天的长途跋涉,于是日晚五时到达阔别九年的唐山校园。

9月1日

复员伊始,学校秩序尚未完全稳定,为使学校历史不致中断,并与校友保持密切联系,《唐院月刊》创刊。

9月初

▲  3日至4日在上海、18至19 日在北平、唐山分别举行招生考试。这是抗战胜利后第一次招生。

▲  抗战胜利后,第二届公费留学生名单公布。唐院毕业生被录取者有:劳远昌(土木系1943届,英国)、姚桐斌(矿冶系1945届,英国)、陈能宽(矿冶系1946届,美国)、金声(管理系1943届,美国)等。

9月19日

魏寿昆教授应聘来唐院任教,矿、冶两系师生在校友厅举行欢迎会。当晚,校友厅里灯火辉煌,这是战乱后的第一次盛会。

9月底

经与北平行辕交涉,驻扎唐山校园的国民党军队121师及62师迁出。在遭受日军毁坏之后,他们又给校园增加不少伤痕,这使刚刚返回校园的师生无不愤慨。

10月10日

土木工程系主任黄寿恒教授,通过《唐院月刊》就复员后土木系的课程设置、师资聘请、课时分配(授课时数、课内外时数)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设想。

10月21日

矿冶工程系主任何杰教授,通过《唐院月刊》就矿冶系分为采矿、冶金两系的筹备工作、师资聘请、矿冶专修科可否转本科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安排和设想。

10月末

迎新活动开始。一些新同学受到部分高年级学生“拖尸(TOSS)”的“礼迂”。一部分新同学起而反抗,发表了《反拖尸宣言》。宣言发出后,也得到高年级大多数同学的支持。从此,“拖尸”之风便告结束。


11月1日

新旧学生绝大部分已注册报到。是日,开始上课。

11月

▲  经教育部批准,重新确定唐院系科设置[②]如下:

(1)土木工程系。分铁道工程、构造工程、水利工程、卫生工程、建筑工程五组。

(2)建筑工程系(本年新设)。

(3)采矿工程系[③]

(4)冶金工程系。

(5)矿冶专修科。分采矿组、冶金组。

▲  顾宜孙院长聘请各系系主任如下:

(1)土木工程系系主任黄寿恒教授兼。

(2)建筑工程系系主任林炳贤教授兼。

(3)采矿工程系系主任何杰教授兼。

(4)冶金工程系系主任魏寿崑教授兼。

▲  顾宜孙院长聘请下列人员担任职务:

(1)教务主任伍镜湖教授兼。

(2)训导主任林炳贤教授兼。

(3)总务主任耿承教授兼。

▲  抗战胜利复员后,唐院第一次修订了各系科的课程表。

12月末

12月24日,北平发生“沈崇事件”。北平学生义愤填膺,随即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美大示威。这一反美浪潮,很快波及唐山。唐院学生立即贴出“谁无姐妹,岂能容忍!”的大幅标语,发起签名支持北平学生的“抗暴运动”。接着,学生各社团纷纷贴出大字报,表示强烈抗议。

1947年(国民三十六年)

1月8日

在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之后,物价飞涨,法币大幅度贬值,而教职员工的工资处于冻结状态,生活难以维持。是日,唐院教授因此罢教,他们在陈述书中说:抗战期间没给炮火打死,抗战胜利竟会被冻死、饿死!

抗战胜利后,原学生会无形中已不存在,学生中的事情概由班长联席会议解决。“沈崇事件”之后,学生中较多的人开始关心政治。是年春,一些进步同学提出恢复唐院学生自治会的倡议,经过竞选,冶金系二年级同学许晋堃选为常务理事。后又吸收施不为、黄健德等人组成学生自治会理事会。班长联席会议仍继续存在。

5月初

在上海交通大学护校委员会的影响下,班长联席会议决议成立护校委员会[④]。护校委员会的主要口号是:“恢复交通大学校名,增加学校经费。”学生自治会也加入了护委会。护委会派出代表与各地校友取得联系。全校学生经过表决宣布罢课。

5月13日

为阻挡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唐山市政府下令全市机关公务人员、市民、学生、商户自备工具、食品,为蒋军挖护城战壕。命令到达唐院,全体学生群起抗议,拒绝参加。市府遂改令交2500元雇工顶替,校方答应只交500元。学生知悉此事,发表宣言坚决反对,结果学生取得胜利。

5月15日

▲  是日,为唐院抗战胜利复员回唐之后的第一次校庆。上午九时,在明诚堂举行唐院成立五十一周年(唐山建校四十二周年)纪念会。顾宜孙院长致词之后,宣读了教育部部长朱家骅、次长杭立武、交通部部长俞大维、次长谭伯羽的贺电。前院长、北洋大学北平部主任李书田到会讲话。他建议恢复唐院“唐山交通大学”的名称。北平校友会代表翁元庆也讲了话。由赵承干代表全体学生向各位教授献上“万世师表”锦旗一面。

下午二时,开始举行全院运动会。项目主要是田径赛。唐、平两院进行了篮球比赛。晚上,学生演出话剧《万世师表》。

▲  当此复员后第一次盛大院庆之际,唐院重新确定原交通大学之校训为学院院训。院训曰: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  是日,唐院修正并公布院歌[⑤]。原文如下:

翳唐山,灵秀钟

我学院,声誉隆

灌输文化尚交通

习矿冶,土木工

窥学术,贯西中

相期同造最高峰

璨兮如金在熔

璀兮如玉相攻

桃浓李郁,广座披春风

宜诚笃,宜勤朴

基础坚,事功崇

文轨车书郅大同

璨兮如金在熔

璀兮如玉相攻

桃浓李郁,广座披春风

宜诚笃,宜勤朴

基础坚,事功崇

文轨车书郅大同



▲  是日,北平校友会金涛、翁元庆、郝家茂等因感念母校抗战期间播迁湘桂黔川诸省,艰苦备尝,为表永久留念,于唐山建校四十二周年之际向母校敬献汉白玉碑一块,立于图书馆前左侧。文曰:

路政肇兴、溯在清季,兼筹采矿,设校伊始,唐山西郊,爰奠校址,缔造宏规,袁胡创议,叶公绾领,久膺艰巨,罗熊赵章,刘孙茅李,先后长校,群贤继起,备极劳瘁,卌二年中,斐然足纪,中经移徒,载历颠沛,学成致用,千古济济,猗欤盛哉,母校万祀。

5月16日

上午九时,由土木系系主任黄寿恒主持,在西讲堂请前院长李书田博士作“黄河水系问题”、北洋大学教授张以纲校友作“中欧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学生生活”之学术演讲。之后,由林炳贤教授主持进行了英文演讲比赛;由张正平教授主持进行了中文演讲比赛。

下午二时,运动会继续进行,项目主要是排球的级际比赛。

晚五时开始,在明诚堂,职工和家属演出了折子戏。

5月

抗战期间,唐院迭经播迁,自1938年至1946年各届毕业生均未颁发正式毕业证书。是时,唐院教务处已经制就,正赶办呈(教育)部验印手续,一俟办妥,即行颁发。

5月20日

护委会派陈传奇、杜炳文去北平与国立北平铁道学院联络开展联合斗争。是日,在参加北平学生反内战、反饥饿、游行时杜炳文被捕。消息传来,唐院学生极为愤怒,决定成立“反内战、反饥饿委员会”,许晋堃、姚蔼民担任负责人。校方派总务主任耿承和学生代表马誉美赴北平行辕交涉未得结果。24日,学生数百人决定去北平请愿。当学生们将行李集中到火车站准备去北平时,为缓和学生情绪,李宗仁允许将杜保释。

5月末

为恢复交通大学名称,唐、平、沪三校护校委员会开展联合斗争。为此唐院护委会决定派代表去南京、上海与当地校友会取得联系。月末在南京访问了茅以升、张剑鸣等老校友,他们表示坚决支持。茅、张等认为恢复“唐山交通大学”校名有利于保持学校传统,有利于学校发展。除教育部外还可争得交通部的额外津贴,对经费有所补益。此外,茅以升校友还竭力与行政院救济总署交涉,为土木、矿冶二系争取配备较齐全之设备。

5月31日

北平学生掀起的“五二○”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波澜。蒋介石为此发布了《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禁止示威游行,否则将以军法处置。为了反对蒋介石的这一法西斯法令,华北学联号召于6月2日举行全华北学生大游行,并号召全国学生响应。5月25日左右,唐院学生不断上街进行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争自由的宣传。是日清晨,又有不少学生上街宣传,然而当他们在返校途经唐山市三青团团部门前时,从里面冲出一批暴徒,殴打学生。校内同学得到消息,霎时到达学生百余人。暴徒紧关铁门并向外扔石头。学生为之愤怒,冲开铁门,经过一番搏斗,学生们抓住4名暴徒带回学校公审。许晋堃同学还请顾宜孙院长一起到唐山市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惩办凶手。唐山市政府表示接受抗议领回被抓暴徒。此之谓“五卅一”事件。在此次事件中被暴徒打伤的学生有袁希正、李文澜、邓洋、谢学铨、马如璋等。“反委会”将此事电告教育部,教育部复电“安抚”并寄来医药费。受伤学生将这笔钱捐献出来,购买部分革命理论书籍,建立了“五卅一图书馆”。

6月1日

李邦俊同学去看电影被国民党特务打伤。许晋堃、姚蔼民同学去见国民党六十二军军长侯镜如,要求保障学生安全。

6月3日

“华北学生反内战联合会”为声援唐院“五卅一”事件向北平行辕提出抗议。

6月4日

为恢复唐山交通大学校名事,护委会派往南京的代表是日去交通部交涉,并决定5日举行记者招待会。6日与南京校友交换意见,7日向教育部和行政院请愿。必要时将谒见国民政府副主席孙科(孙曾兼任交通大学校长)及吴稚晖(吴曾执教于唐院)请求协助。

6月18日

为恢复唐山交通大学校名事,北洋大学校长茅以升校友特联合南京、上海两地校友赵祖康、朱国洗、张剑鸣等进行商讨。

茅以升校友认为:交通大学唐、平、沪三校原由交通部创办,三校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应归因于交通部之大力扶植。为求护校运动根本问题之解决,关键在于摆脱教育部之领导。因此,护校运动应发展为“回(交通)部运动”。回(交通)部理由有二:

(1)英美各国均无教育部,且今日军政各部门均各有其学校,交通部有自己的学校乃理所应当。

(2)事实证明,自1937年交大三校归教育部领导以来,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如重回交通部,其优点为:

① 经费充足,教授待遇优厚;

② 路局工程师可来校兼教,学生实习亦诸多便利;

③ 学生留学机会可由四十分之—上升为三分之一;

④ 发展不受其他大学之牵制。

茅以升校友的上述意见,迅速得到南京、上海两地校友的响应,护校运动遂发展为“回部运动”。

7月

1947届毕业生127人毕业。土木系75名、矿冶系42名、矿冶专修科10人(这10人当时全部分别转入采矿、冶金二系本科三年级继续学习)。

暑假前

“五卅一”事件以后,学生的政治觉悟提高,社团组织较为活跃,出现了“古怪歌咏队”(队长陈国藩,指挥张必恭)等一些进步组织。但是也出现了“言社”等与之对立的组织。

暑假

是年招生工作在唐山、北平、上海、广州、武汉五处进行。土木、建筑、采矿、冶金四系和矿冶专修科共招新生118人。然报到注册者不及百分之四十,名次前列者到校更少,新生素质下降。

暑假后

学生自治会改选。

10月8日

北洋大学校长、唐院校友茅以升教授,是日下午4时许由北平专程来唐山母校探望。唐院顾宜孙院长及教授、学生代表30余人到车站欢迎。据茅以升校友谈,他此次返校探望目的有四:

(1)代表南京、上海校友向顾院长及诸位教授致慰劳之意;

(2)了解学校观状,为母校兴革提供建议;

(3)与诸位教授交换意见,为完善母校系科设置,恢复唐山交通大学名称作准备;

(4)调查母校所缺仪器,以便呼吁各地校友帮助,并请教育部拨款添购。

11月

平、津、唐校友会发起征集尊师基金。各地校友及外界人士踊跃输将。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2月

《唐院月刊》改为《唐院季刊》出版。

3月初

学生自治会进行改选。竞选十分激烈。学校三青团推出他们的候选人;中共地下党组织依靠进步同学推选以孙梁为首的候选人。竞选结果,孙梁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全钰嘉、黄健德、施不为(别名方生)等为委员。

3月25日

不久前,张钺教授(唐院1939届校友)来校任教。是日,应唐院矿冶学会之请作学术报告,题目是“由鞍山看中国钢铁厂”。

▲  一些进步同学在校门外办起《民众》壁报,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屠杀人民的罪恶事实。

▲  在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任工矿委员会副主任的周惠久校友,鉴于母校抗战期间仪器设备损失严重,向联合国救济总署为母校争得一批全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⑥]

4月9日

黄昏,军警乘卡车数辆包围学校,企图镇压不断发展的唐院学生运动。同学们闻讯后立即集合在校内游行,迫使军警撤退。为庆祝这次胜利,学生们将“眷诚斋”前(北面)广场命名为“民主团结广场”。

4月10日

唐院“讲师助教会”响应平、津各大学“讲师助教会”的反迫害斗争,从是日起罢教3天。

4月28日

唐院呈报教育部:请求嘉奖在唐院连续服务达36年的罗忠忱教授,发给奖金2000万元。教育部着令唐院呈报罗教授服务情况,以便转呈国民政府褒奖。

4至5月

学生自治会创办《唐院导报》(社长舒仲国、编辑刘正祥),前后出版两期,内容以报导学生反内战反饥饿运动、纪念五四运动、校友动态为主。

5月4日

唐院学生举行“五四”庆祝活动,开滦马家沟中学等校的中学同学来院参加纪念活动。学生们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阅读进步革命书刊。晚上,在“民主团结广场”举行营火晚会,有数百人参加。晚会上讲话的人慷慨激昂,痛斥国民党祸国殃民的罪行,提出要民主,要自由和建立新中国的要求。

5月15日

是日是校庆五十二周年纪念日(唐山建校四十三周年)。今年庆祝活动从简,举行了纪念会,演了话剧《雷雨》。

7月

是年各系招收本科新生81名。矿冶专修科从是年起停止招生。

暑假前

▲  由于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在湖南省政治工作的朱泰信校友、在奥汉铁路工作的李先芬校友致信学校当局谓:为永久计南迁湖南耒阳为宜。

▲  台湾校友会来信主张及早迁往台湾。

▲  还有校友来信,主张南迁南昌、广州、梧州。

暑期中

在中共地下组织的支持下,学生中办起一个“文化沙龙”,一面活跃暑期生活,一面帮助进步学生去冀东解放区。

10月14日

原定9月中旬开学,因战事的影响迟至是日才正式上课。

11月11日

迁校的呼声日益高涨,人心动荡,课程无法继续,是日开始停课。随后,主张南迁的师生组成了迁校委员会,并派出了先头部队。

11月17日

院务会议开会,经过辩论,决定南迁。师生员工开始分批南下。

11月21日

最后一批师生员工200余人离开唐山。全部的图书设备亦装箱南运。30余名未随学校南迁的学生在中共唐院党组织的帮助下去了冀东解放区。

12月6日

最后一批师生员工到达上海。先后到达上海的师生员工大部分住在上海交通大学里。

12月12日

唐山解放。未几,中共冀东区党委在校园内开办了建国学院[⑦]

12月15日

200余名师生从上海出发,又向江西萍乡转移。

12月21日

去江西萍乡的师生到达目的地,分别住在萍乡女子师范和萍乡中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⑧]

1月11日

顾宜孙院长多次向国民党教育部请求辞去院长职务,均被挽留,仅准允了他的请假。当此大部分师生员工南迁上海、萍乡之际,院务不可或停。在茅以升、赵祖康、侯家源诸校友的推荐下,并经教育部允准,由唐振绪教授[⑨]代行院务。是日,唐振绪代院长到职视事。


1月19日

唐院教授与茅以升、赵祖康、胡博渊、朱国洗等校友联合举行谈话会,商谈唐院南迁后的校址与恢复上课事宜。谈话会决议,争取在10天之内,在上海寻觅独立性校舍,如于限期内无法找到,即去萍乡复课。

谈话会还谈及联合国救济总署分配给唐院的仪器问题。因国民党教育部拟运往台湾,谈话会决议应争取领出存放上海交大。

2月1日

经唐代院长奔走已商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王之卓的同意,唐院借用该校教室、试验室及其他设备作为在沪复课之用。又商得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同意,借用全部新文治堂作为唐院办公及教职员学生宿舍之需。是日,在唐代院长的主持下,召开院务会议。会议决定,既不去萍乡也不去台北,从即日起在沪筹备复课。并决定搬迁时组织的迁校委员会,自即日起,应即办理结束。

会议还决定在院务会议之下设立应变委员会处理师生的生活问题。人选由唐代院长酌聘。

2月中

到达江西萍乡之200余名师生,得悉学校决定在上海复课,克服各种困难,于2月中返抵上海。至此,南迁师生绝大部分汇集上海,南迁至此告一段落。

2月15日

唐院到沪不久,师生吃饭问题发展到严重阶段,幸赖侯家源、茅以升诸校友发动校友捐米,接济唐院师生员工。是日在上海国际饭店召开唐山交大校友年会,决定为唐院筹集应急大米600担。

2月18日

包括本校教授会在内的上海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教授联谊会联合发出《告社会人士书》,要求国民党政府按当地物价指数随时调整薪资,以维持生活。

2月27日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王之卓、同济大学校长夏坚白、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唐山工学院代院长唐振绪,联袂去南京要求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发给三个月的储备粮。同时唐振绪代院长还向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代部长陈雪屏提出:

(1) 唐院决定在沪复课,请求教育部电示承认;

(2)从3月份起,唐院员工与上海其他各校一样配给实物;

(3)唐院1月份的紧急应变费未发,由于物价上涨,请按2月份物价指数发放;

(4)唐院流落上海,学生多与家庭断绝联系,生活无法维持,请对自费生、半公费生一律按公费生待遇。

3月初

唐院在沪先后成立或恢复了教授会、讲师助教会、职员会及校工会等群众组织并各自制定了章程。

3月19日

院务会议开会,决定自3月28日起在沪恢复上课。

3月22日

院务会议开会。制定恢复上课后的校历。校历规定,是学期上课12周,加上在唐山已上课4周共16周。

3月28日

▲  在生活十分困难、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唐院暂借上海交大教室恢复上课,有些课程教师未到,上海交大也予以很大支援。

▲  属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解放区)领导的华北交通学院[⑩]师生员工从石家庄迁来唐山校园。

3月30日

上海解放前夕,唐院奉命成立应变委员会,其宗旨在于维护全院师生员工之安全与生活。是日,应变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唐振绪被推选为主席,并通过了应变委员会章程。

4月1日

南京十一所院校游行示威,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八项和谈条件。国民党当局出动军警镇压,造成“四一”惨案,唐院学生与上海交大学生一起组织“争生存委员会”,声援南京学生。

4月15日

唐院教授会在上海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由黄寿恒教授主持,讨论题目有:

(1)本会3月22日临时会议推定参加应变委员会之范治纶教授请辞,议决挽留。

(2)上海专科以上学校教授联谊会高等教育体制研究委员会函商唐院教授会承担研究以下各项:

① 大学应如何与社会配合;

② 大学应否设预科与先修科;

③ 集中设置:地区集中、系科性质集中;

④ 教员之聘请、升等、进修、任期、退休、养老、抚恤、辞职;

⑤ 如何规定必修科、选修科与学分;

⑥ 考试制度。

4月中

未随学校南迁的罗河教授自北平回到唐山。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铁道部[11]的支持下由罗任主任组成复校委员会[12]

4月25日

4月中,上海局势已十分紧张,唐院学生自动组成巡逻队(刘成宇任队长),昼夜守卫巡逻,以防国民党军警特务的突然搜查。是日凌晨三时,国民党军警千余人,果然冲进上海交大校园,进行大搜捕。唐院学生除散住在上海交大学生宿舍五人被捕外,由于防范工作周密,其余无一人被捕。

4月2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解放南京,蒋家王朝全面覆灭在即,上海残敌企图负隅顽抗。是日,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发布通告,勒令各校紧急疏散,并且宣称五月初五十一军将进驻学校,唐院被迫从上海交大搬到启明新村。

5月27日

上海解放,全院师生员工无不欢欣鼓舞,绝大部分学生参加了庆祝上海解放的各种活动。唐院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6月初

唐院在上海的学生派出王效通、邓洋回到唐山。他们与军委铁道部军代表顾稀取得联系并汇报了上海解放后师生的情况。顾旋即派人去上海迎接在沪的师生员工。

6月26日

军委铁道部派顾稀为接管国立唐山工学院的军代表(已先期到任)。

6月27日

大批师生员工乘专车由上海到达唐山,唐院在唐人员及华北交通学院师生员工到车站迎接。

7月8日

军委铁道部决定:国立唐山工学院、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华北交通学院合并组成中国交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中国交通大学校部同时在北平成立。唐院因此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7月13日

是日,军委铁道部宣布对国立唐山工学院实行正式接管,并举行接管仪式。军代表顾稀派出接管人员负责办理各部门的接管工作。这时,不包括华北交通学院人员,唐院有教授32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助教16人、职员61人、工友26人。

接管的同时,军委铁道部命令成立唐院院务委员会,实行院务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委员负责制。委员会由唐振绪教授等13人组成,唐振绪教授任主任委员。


上一条:1949-1972年大事记 下一条:1920—1937年大事记

关闭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