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文化 > 交大故事 > 正文

校园风物之——方俊塑像


中国当代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

方俊


初春的寒意刚刚飘散,微微细雨中,校园里还伴着一丝清凉。校史馆门前的一尊铜像,一位老先生紧锁双眉凝视着远方,一如他的亲切、质朴。他为人耿直、待人真诚,深得同行和后辈的敬重与爱戴;他乐于奉献、言传身教,深为大家所称赞;他工作认真、勤于钻研,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就是中国当代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方俊。

塑像的基座是地球形状,上面的经纬线相交,寓意先生与地球母亲的心灵对话。球形的大地表面分割为矩形和圆形,寓意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人物介绍

方俊,江苏武进人,1904年生于广州,著名地图制图学家、大地测量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23年入唐山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预科;

1926年土木系本科肄业;

1937-1938年在德国耶那地震研究所学习;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任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测量制图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生平成就

绘制地图

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没有近代地图,出版的几种地图都谈不上准确性和科学性。时任北京地质调查所绘图员的方俊,经推荐参与申报馆的地图编制工作。由于缺乏资料和书籍,他一方面到野外测量点位高程,另一方面到各图书馆收集资料,抓紧时间学习制图理论。经过他和同仁的苦战,第一批用科学理论制作的中国地图、地图集和地形挂图相继出版,开创了地图投影理论运用于地图编制的先河,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英国的权威期刊《地理》杂志称赞中国做了件开天辟地的工作。

科学研究

1957年,方俊主持全国天文重力水准网和重力基本网的测量规划工作,提出了方格模板计算方案。这一方案被编入中国、苏联、东欧各国的教科书,被称为“方俊方格模板法”。

从60年代起,方俊开始致力于国防建设和空间科学领域,积极进行人造卫星轨道的地球引力摄动研究,出版了专著《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

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在74岁时接受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邀请,赴海外完成了9个站点的重力潮汐观测,并和比利时的梅尔基奥尔教授共同发表了“中国的固体潮观测”的论文,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1987年,他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仍以巨大的毅力学习使用计算机,从事“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发表了《地球的自由振荡》系列论文,继续推动我国测绘和地球物理事业的发展。钱学森先生读了论文后写信给他,感慨地说:“你80多岁了还能写出这部著作,令我佩服。”

教书育人

方俊在科研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从50年代起,为新中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从1956年起,方俊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他又成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方俊的学生张志军曾说:“我认为方师的宝贵财富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爱国奉献的精神和追求创新的精神。”

学习楷模

“只步为尺测乾坤,丹心一片绘社稷”。1998年5月5日,方俊先生离世。他数年如一日,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随时掌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不断开拓新领域,提出新课题。他曾说:“年轻人要知难而进,不要怕自己笨,只怕自己不用笨的办法来读书。那就是:人家读一遍,我读它数遍乃至十遍。长期勤奋苦读,必有所获。”他常用勤能补拙来激励自己。在国内没有现成教科书的情况下,他就是用这种“笨”方法掌握了地图投影、地球重力场、地球潮汐和自由振荡等理论。方俊将他一生的精力和心血贡献给测绘科技和教育事业,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不断奋进的一生。方俊先生当为吾辈之楷模,学子之典范。



关注扬华史话公众号


上一条:测绘仪器肩上扛,身披军装上战场 下一条:启航之诗:新学期扬帆远航

关闭

【 友情链接 】